• 网站简介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地区资讯
  • 专业导航
  • 教育动态
  • 中职中专
  • 就业政策
  • 在线报名
  • 中外办学    ||   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中外办学
    欧美近现代教育——德国的教育(上)
    发布时间:2022-08-15    浏览次数:2030

    一、17—18世纪


    (一)初等教育


    1.义务教育


    德国是近代西方国家中zui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。


    2.泛爱学校


    (1)简介:是18世纪后期在普鲁士由巴西多创办的、受启蒙运动卢梭等人影响的新式学校,后来演变成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,是自然主义思想在德国的实践,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。


    (2)宗旨/目的:为了增进幸福,培养有实际知识、有健康的身体、有乐观精神的具有份爱主义思想的人,主张热爱儿童、个性自由发展,反对封建压迫教育。


    (3)内容:重视教授德育、体育、劳动教育、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,反对经院哲学,即反对宗教教育,反对古典知识。在智育上有新要求:注重实科知识,用德国自己的语言教学,反对用古希腊古拉丁语教学。


    (4)方法:反对体罚;主张学生自主自动学习;直观教学、实物教学;整个教育过程中突出兴趣和实用性,尊重学生;寓教育于游戏中,注重游戏在发展中的作用;主张教育适应自然原则。


    (5)评价:有利于传播人文主义、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,坚持反对宗教,反对封建教育起到了反封建教育的作用,具有人文主义精神;但在过程中过度倡导自由导致教育质量不高。


    (二)中等教育


    1.文科中学:是德国中学zui主要的形式,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,具有强烈的古典主义倾向,主要为升学做准备,培养社会上层职业者。


    2.实科中学:加强了教育与科学的练习,迎合了社会需要。


    (三)高等教育


    1.哈勒大学:德国所新式大学。


    (1)吸收zui新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,排除宗教教育,大胆选用学者任教,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,奠定了大学高水平科研和教学基础;


    (2)“教自由”和“学自由”,为摆脱封建束缚和促进科学进步提供了宽松条件;


    (3)首开民族语(德语)讲课风气,重视现代外国语。


    2.哥丁根大学等新式大学。


    3.德国的新大学运动:


    (1)在增进科学知识的同时增进哲学的学习;


    (2)国家重视教育;


    (3)加强自由办学的原则;


    (4)新大学要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研性,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;


    (5)在方法上,用实验、观察、讨论的方法;


    (6)有了典型的新式大学


    德国新大学运动拓展了大学的职能,为大众服务,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,整个过程中是国家在推动整个大学的发展,为后来建立柏林大学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,带动了英国的新大学运动。


    (四)教育体制:国家管理教育。


    二、19世纪


    (一)初等教育


    1895年,的义务教育。


    (二)中等教育


    1.文科中学


    2.实科中学


    (三)高等教育


    1.初期:柏林大学自由自治/洪堡教育思想(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与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妙?——在中国教育史笔记中有):


    (1)简介:是在19世纪德国民族丧失独立,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,由洪堡建立的大学


    (2)宗旨:把柏林大学建立成一个学术科研型的学校,旨在使他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


    (3)办学:充分自治权、自由的学术环境;聘请学术造诣高、教学能力高的人当教师;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,即重视研究;开设的所有学科都必须与哲学思想相一致


    (4)评价:实现了民族兴旺,振兴了德国;使得柏林大学成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科学与y艺术中心;是集为大众服务、育才、研究于一体的大学。


    2.后期:大学趋向于统一化和国有化


    三、20世纪——二战前


    (一)背景:教育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倾向。


    (二)初等教育


    1.废除双轨制


    2.8年义务教育


    (三)中等教育


    1.德意志中学


    2.上层建筑学校


    3.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


    (四)高等教育


    1.自治


    2.教学与科研相结合


    3.面向大众


    (五)教育体制


    教育权归各州所有,国家负责对各类教育事业进行监督。


  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数据均来自互联网。本网站不对文章观点负责,仅作分享之用,对其内容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。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。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。

     
    版权所有:海南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
    联系地址: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工业大道283号
    联系电话:0898-31912801
    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3584号-2
   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586号